热门搜索: RoHS检测  检测标准  成分分析  食品检测  黄曲霉毒素B1检测  茶叶检测 
0757-2982-2550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检测标准

日期:2019-10-29 浏览:1985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和描述了结构钢酸浸低倍组织缺陷的分类、特征、产生原因及评定原则、评级图分类及适用范围、评定方法和检验报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和描述了结构钢酸浸低倍组织缺陷的分类、特征、产生原因及评定原则、评级图分类及适用范围、评定方法和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钢材(锻、轧坯)横截面酸浸低倍组织中允许及不允许的缺陷。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用作评定其他钢类低倍组织的缺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法

3.试样的截取及显示方法

试样的截取及显示方法按GB/T 226规定执行。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用其他的试样显示方法。

4.缺陷的分类、特征、产生原因及评定原则

4.1 一般疏松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表现为组织不致密,呈分散在整个截面上的暗点和空隙。暗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空隙在放大镜下观察多为不规则的空洞或圆形针孔。这些暗点和空隙一般出现在粗大的树枝状晶主轴和各次轴之间,疏松区发暗而轴部发亮,当亮区和暗区的腐蚀程度差别不大时则不产生凹坑。

产生原因:钢液在凝固时,各结晶核心以树枝状晶形式长大。在树枝状晶主轴和各次轴之间存在着钢液凝固时产生的微空隙和析集一些低熔点组元、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这些微空隙和析集的物质经酸腐蚀后呈现组织疏松。

评定原则:根据分散在整个截面上的暗点和空隙的数量、大小及它们的分布状态,并考虑树枝状晶的粗细程度而定。

4.2 中心疏松

特征:在酸浸试片的中心部位呈集中分布的空隙和暗点。它和一般疏松的主要区别是空隙和暗点仅存在于试样的中心部位,而不是分散在整个截面上。

产生原因:钢液凝固时体积收缩引起的组织疏松及钢锭中心部位因最后凝固使气体析集和夹杂物聚集较为严重所致。

评定原则:以暗点和空隙的数量、大小及密集程度而定。

4.3 锭型偏析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呈腐蚀较深的,并由暗点和空隙组成的,与原锭型横截面形状相似的框带,一般为方形。

产生原因:在钢锭结晶过程中由于结晶规律的影响,柱状晶区与中心等轴晶区交界处的成分偏析和杂质聚集所致。

评定原则:根据框形区域的组织疏松程度和框带的宽度加以评定。必要时可测量偏析框边距试片表面的最近距离。

4.4 斑点状偏析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暗色斑点。不论暗色斑点与气泡是否同时存在,这种暗色斑点统称斑点状偏析。当斑点分散分布在整个截面上时称为一般斑点状偏析;当斑点存在于试片边缘时称为边缘斑点状偏析。

产生原因:一般认为结晶条件不良,钢液在结晶过程中冷却较慢产生的成分偏析。当气体和夹杂物大量存在时,使斑点状偏析加重。

评定原则:以斑点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状况而定。

4.5 白亮带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呈现抗腐蚀能力较强组织致密的亮白色或浅白色框带。

产生原因: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由于电磁搅拌不当钢液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减小,凝固前沿富集溶质的钢液流出而形成白亮带。它是一种负偏析框带,连铸坯成材后仍有可能保留。

需要评定时可记录白亮带框边距试片表面的最近距离及框带的宽度。

4.6 中心偏析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的中心部位呈现腐蚀较深的暗斑,有时暗斑周围有灰白色带及疏松。

产生原因:钢液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的影响及连铸坯中心部位冷却较慢而造成的成分偏析。这一缺陷成材后仍保留。

评定原则:根据中心暗斑的面积大小及数量来评定。

4.7 帽口偏析

特征:在酸浸试片的中心部位呈现发暗的、易被腐蚀的金属区域。

产生原因:由于靠近帽口部位含碳的保温填料对金属的增碳作用所致。

评定原则:根据发暗区域的面积大小来评定(参照附录A评级图五的中心偏析图片评定)。

4.8 皮下气泡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于钢材(坯)的皮下呈分散或成簇分布的细长裂缝或随圆形气孔。细长裂缝多数垂直于钢材(坯)的表面。

产生原因:由于钢锭模内壁清理不良和保护渣不干燥等原因造成。

评定原则:测量气泡离钢材(坯)表面的最远距离。

4.9 残余缩孔

特征:在酸浸试片的中心区域(多数情况)呈不规则的折皱裂缝或空洞,在其上或附近常伴有严重的疏松、夹杂物(夹渣)和成分偏析等。

产生原因:由于钢液在凝固时发生体积集中收缩而产生的缩孔并在热加工时因切除不尽而部分残留,有时也出现二次缩孔。

评定原则:以裂缝或空洞大小而定。

4.10 翻皮

特征:在酸浸试片上有的呈亮白色弯曲条带或不规则的暗黑线条,并在其上或周围有气孔和夹杂物;有的是由密集的空隙和夹杂物组成的条带。

产生原因:在浇注过程中表面氧化膜翻入钢液中,凝固前未能浮出所造成。

评定原则:测量翻皮离钢材(坯)表面的最远距离及翻皮长度。

4.11 自点

特征:一般是在酸浸试片除边缘区域外的部分表现为锯齿形的细小发纹,呈放射状同心圆形或不规则形态分布。在纵向断口上依其位向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亮点或细小裂缝。

产生原因:钢中氢含量高经热加工变形后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应力而产生的裂缝。

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

下载地址:《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标签: 检测标准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0 0 举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质检天下"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质检天下网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产品检测
推荐检测专题
推荐检测公司
推荐检测服务
推荐检测资讯
检测平台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7073470号
客服热线
177-2579-7875
180-0757-5487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微信客服
周工微信二维码 梁工微信二维码